1 .团队队伍建设
2018年,学院引进博士5人,2位老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学院共有专任教师53人、含双肩挑7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27人、在读博士11人,博士(含在读)比率达到71.7%。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学校“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5人,孟维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访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组织教学培训班,经理、省级教学能手及省学科带头人主讲,促进教师工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夏莉获湖南省普通高校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李媛获校教学竞赛三等奖,贺国文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
2. 学科专业建设
2018年学院暂停生物工程专业招生,专业数减少为4个,招生人数由2017年的275人增长为2018年的380人;形成以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与专业为基础,材料学科与专业(化工新型材料、储能材料、生物化工材料、环境材料等)为重点的集成资源式发展模式,为进一步落实公司党委制定的“做强信息制造类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目标,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三个明显,一个跻身”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 教学研究改革与课程建设
公司重视团队建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游一兰和王姣亮获湖南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项目立项,王锋和吴丹获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立项;尹志芳获教育部产学协同项目立项;12位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刘长辉与董萌分别在学校举办的产教融合论坛和中非论坛中作主题发言。秉承优良教学传统,学院重视课程建设。王姣亮主持的《身边的物理化学》获湖南省教育厅精品在线课程立项。与益阳冠隆誉黑茶产业有限公司共建《益阳黑茶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夏莉副主编《设计模式》教材一部;还有十余位老师积极利用“雨课堂”、“蓝墨云”等教学平台和信息化手段,自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反响良好。
4. 实践教学
实验室建设不断加强。学院优化实验室布局,调整了化工楼的实验室和办公室,新增专业实验室3间,为新进博士提供科研实验室3间,教授、博士科研实验室5间,近500平方米。完善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危险品库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办理了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购买资质,处理了一批实验废液。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签订诚信承诺书,质量整体提升。周攀登和刘长辉老师被评为2018届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
加强高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实践教学优质平台。“化工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获批湖南省教育厅立项。学院分赴长江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学院、衡阳师范学院等进行交流学习,邀请多家企业负责人来校研讨并修订了2018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拓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及学生实习基地,先后与深圳市常兴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或共建学生实习基地协议。湖南爱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爱一环保奖学金”,资助公司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5. 人才培养
公司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2018届256名毕业生,录取硕士研究生52名,录取率20.33%,创学院历史新高,被湖南省教育电视台作为太阳城集团亮点工作进行报道。组织4场四六级培训班和学院英语单词比赛,四级通过率比2017年提高了12.7%。在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实践与创新设计竞赛中,杨丹与覃英获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罗苗团队和易盛炜团队分获创新作品竞赛三等奖;张卓文团队在中南地区《化工原理》大赛中获二等奖;“湖南碧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获第八届“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及湖南省大学生“互联网+”大赛铜奖;彭民兴同学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专业组二等奖。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及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30余项,近20%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公司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就业执业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和研究生录取高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