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学工作年报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539 时间:2016-03-21 点击数:

1.团队队伍

2015年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引进博士研究生1人,新增攻读博士学位人员2人。目前全院共有专、兼职教师49人,其中教授9人、副高职称人员10人,博士13人、在读博士7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级教学能手2人,学校“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共5人,学院团队队伍整体素质高,教学认真负责;年轻教师成长快,责任心强,敢挑重担

2.教学研究

公司秉承优良教学传统,注重师德培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积极引导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入手,全面提高公司产品质量。以学生专业为基础成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4个教研室,全年认真开展教研室活动,组织教研室内部的教学竞赛,积极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2015,尹志芳老师代表学校参加湖南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获得省一等奖和省级教学能手,危冬梅老师参加学校新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得优秀,吴丹、孟维、彭映林、彭宇轩和李媛等5位老师全部通过导师制培养,吴丹和孟维两位老师还被评为优秀。

  

此外,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尹志芳老师主持的课题“化工原理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获得省级立项,游一兰、董萌、彭映林、李媛、吴丹、柳一等6位老师主持的课题获得校级教改立项;孟维、吴丹、胡拥军、柳一等多位老师在《广州化工》、《化工时刊》等省级刊物,以及学校《教学研究与管理》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在2015年度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刘石泉老师主持的“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推荐参与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王锋老师主持的“化工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综合实验技能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尹志芳、王姣亮和刘蓉老师负责的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全部通过学校验收。

由于教学常规工作扎实,管理严谨细致,学生管理工作有措施,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教师师德师风好,学生学风优良,得到学校教学督导的肯定和好评

3.实践教学

院重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在实验室建设、学生毕业论文、学生实习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在实验教师队伍管理、学生实验过程管理、课程设计等方面管理规范,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的课程设计均采用答辩制肖谷清老师和游一兰老师分别指导的“磁性树脂-纳滤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煤矿托辊用PA6基多相摩擦材料的研究2个学生项目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另有8项学生项目获得集团教务处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立项3个获得学校科技处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在学校组织的学生测绘技能竞赛中,公司组织2组学生参赛,获得三等奖1项;吴丹老师和刘蓉老师被评为学校2015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胡拥军和彭雨轩老师编写的实验指导书《基础化学实验1》和《茶艺师》分别获得学校优秀实验指导书一等奖和二等奖。

此外,学院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实习基地,今年新增高分子专业和化工专业实习基地各1先后组织4个专业的学生到巴陵石化公司、国电益阳火力发电厂、益阳市环境检测站、柒箭啤酒有限公司、益阳茶厂等家单位进行实习,学生学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

 

4. 人才培养

公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狠抓学风建设,学生基本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强。李瑀琨、刘颖、俞琣韬三位同学代表参加湖南省化学技能竞赛,获得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在湖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创新作品竞赛中,袁点、田明获得一等奖,黄拓、李兰崇、谢海林、肖毅等获得二等奖。

 

由于学生综合素质高,就业能力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公司2015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全部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4个专业的毕业生238名,录取硕士研究生28名,居学校前列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539(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迎宾东路518号
电话:0737-6353033  邮编:413000